菌種凍干(冷凍干燥)是一種通過低溫冷凍和真空脫水實現微生物長期保存的技術,廣泛應用于醫藥、食品、農業等領域。
一、菌種凍干的原理
冷凍干燥通過以下機制實現微生物的長期存活:
1. 低溫冷凍:菌種懸液在低溫(通常低于-40℃)下快速凍結,形成冰晶,抑制細胞代謝活動。
2. 真空升華:在真空條件下(<10Pa),冰晶直接升華為水蒸氣,避免傳統干燥導致的細胞結構破壞。
3. 休眠狀態維持:最終菌種處于低溫、干燥、缺氧的環境,代謝活動幾乎停止,長期保持活性。
二、菌種凍干的方法
凍干工藝主要包括以下步驟:
1. 菌種準備
· 選擇高活性、無污染的菌種,培養至對數生長期或穩定期(如細菌24-48小時,酵母3天)。
· 對耐氧性差的菌種(如厭氧菌),需在保護劑中脫氧處理。
2. 保護劑配制
· 常用保護劑包括脫脂乳、海藻糖、甘油等,需根據菌種特性調整濃度(5%-20%)。
3. 分裝與預凍
· 分裝量一般為0.1-0.2ml/管,預凍溫度需低于菌種共晶點(通常-40℃至-80℃),時間不少于2小時。
4. 冷凍干燥
· 分為升華干燥(去除自由水)和解析干燥(去除結合水),總時長24-48小時,真空度控制在<5Pa。
5. 封存與保存
· 在真空狀態下熔封安瓿管,避光保存于2-8℃或-20℃以下。
三、菌種凍干工藝的重要性
凍干工藝參數直接影響菌種存活率和穩定性:
1. 預凍速率:過快導致冰晶細小但溶質效應增強,過慢引發細胞脫水損傷。優化速率(如1-10℃/min)可提升存活率。
2. 真空度與溫度:真空度<10Pa確保升華效率,加熱板溫度需低于菌種共熔點(通常-20℃至25℃)。
3. 干燥時間:不足會導致殘留水分(>3%)引發氧化,過長則增加能耗。需結合菌種類型調整(如香菇凍干優化至7.27小時)。
四、菌種凍干保護劑配方的重要性
保護劑通過以下機制減少凍干損傷:
1. 滲透壓調節:如甘露醇、海藻糖平衡細胞內外滲透壓,防止冰晶機械損傷。
2. 玻璃化作用:海藻糖、脫脂乳形成玻璃態基質,穩定細胞膜和蛋白質結構。
3. 抗氧化與修復:谷胱甘肽、維生素C清除自由基,保護酶活性。
典型配方示例:
· 革蘭氏陰性菌:甘露醇(8%)+海藻糖(5%)+維生素C(0.2%)。
· 肺炎鏈球菌:大豆胨(2%)+海藻糖(2%)+甘油(0.6%)+甘露醇(6%)。
五、菌種凍干設備的選擇
設備選型需綜合考慮以下因素:
1. 凍干面積與產能:實驗室級設備(<0.2㎡)用于小批量研發,工業級設備(>0.5㎡)滿足大規模生產。
2. 冷阱溫度:推薦-80℃以下,確保高效捕水(避免坍塌)。
3. 溫控精度:板層溫度波動≤±1℃,支持梯度升溫程序。
4. 自動化與滅菌:配備CIP/SIP系統(如LYO凍干機),符合GMP標準。
推薦設備類型:
· 實驗室:Pilot2-4M、Pilot2-4H、Pilot2-4T、:-55℃凍干機,真空度調節,可以選擇凍干終點判斷。
· 工業級:LYO-1~LYO-50系列。